中新網杭州11月6日電(張煜歡 胡海英) 5日,“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上線啟動儀式在浙江杭州舉行,平臺一期功能上線后,可逐步實現網絡經營主體監測、電子數據存證固證等六大監測功能,及時發現和鎖定違法風險和涉嫌違法線索,對網絡交易實現“云”監管。
據了解,“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網絡監管應用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實踐。其以大數據為驅動,運用分布式采集和爬蟲技術,多方位采集海量信息數據;以云計算為算力,實現上億級商品圖片及海量風險信息的計算處理;以人工智能為支撐,綜合運用圖形文字識別、相似圖比對、關鍵詞搜索等基礎算法;以區塊鏈技術為保障,對電子數據進行可信保全與存儲。
平臺建設則包括網絡交易監測系統、移動和社交監測系統、電子證據管理系統、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電商主體信用系統、網絡交易監管協同平臺等六大業務系統,以及統一應用支撐系統、運維管理系統、安全保障系統等三大輔助系統。
“全國網絡交易監測平臺”上線后,將逐步實現多項監測功能。如網絡經營主體監測功能方面,今后每家網店都將通過系統進行實名校驗,監測平臺獲取國內主要電商平臺網店及移動社交電商、小程序、移動應用等網絡經營主體信息后,通過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體信息庫的比對校驗,判別電商主體的真實合法性。
除經營主體外,網絡客體行為也將實現監測。該平臺通過開發人工智能違法行為風控模型,有效提取違法可疑特征,對風險較高的網絡違法行為進行定向監測,及時發現和鎖定違法風險和涉嫌違法線索。
此外該平臺還運用區塊鏈技術對PC端及移動端涉嫌違法的網絡交易主體和商品信息進行固定和存證,確保監測數據可追溯、可證明、可信賴,無法篡改;同時構建起聯通各電商平臺、市場監管部門及各業務系統的數據交換樞紐和大數據高速公路,支持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的數據交換和協同聯動,實現網絡監管協作和數據互聯共享。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試運行期間,某網店銷售標價為1000元的華為HUAWEIP30Pro手機,該行為被系統通過價格模型監測發現,系統進而定向采集售后評論、退換貨記錄、產品宣傳等相關信息,通過大數據聚合分析判斷屬于疑似假冒華為手機。
“通過網絡監測平臺的建設,我們把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深度應用在市場監管的前沿領域,對提升網絡市場的監管能力和風險預控能力,加強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建設,持續優化網絡營商環境具有重大意義。”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完)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